要如何約定夫妻財產制?約有有好處嗎?

09 Sep, 2024

問題摘要:

這段文字講述了結婚前應該了解夫妻財產制度的重要性。夫妻財產制度指的是夫妻之間共同適用的財產關係,用來規範他們在婚姻中的財產事務。在法律上,夫妻可以在結婚前或結婚後選擇適用不同的財產制度,包括法定財產制、分別財產制和共同財產制。訂立、修改或取消夫妻財產制度的協議必須以書面形式進行,並在地方法院登記,以確保其法律效力和對抗第三人的有效性。

律師回答:

受到傳統世俗觀念的影響,我們常常在感情出現問題時才想到法律,往往忽視了法律在婚前的作用。在結婚前應該認真看看到底結婚在法律上有什麼權利與義務?有結婚和沒有結婚有什麼差異?

 

法定財產制適用人數最多:近90%以上的夫妻選擇法定財產制,這主要是因為它是默認的選擇,適用最廣泛。不需要額外的法律手續或協議,且對大多數普通家庭而言,法定財產制已經足夠。法定財產制在婚後對財產進行了較為平衡的處理,即便是婚後雙方收入不平衡,仍有剩餘財產差額分配機制來確保相對公平。這也是大多數夫妻選擇這一制度的原因,尤其是沒有特別財富差距或共同目標的夫妻。

 

分別財產制

適用於財務差異大或金錢觀念不同的夫妻:如你所說,這種選擇通常見於那些在婚前已有顯著財富差距的伴侶,或對金錢管理有不同看法的伴侶。分別財產制可以確保婚後各自的財務獨立,減少財務糾紛。選擇分別財產制的夫妻往往希望保持婚前的獨立性,避免因為婚後財務混合而引發的潛在問題。尤其是在高淨值家庭或再婚家庭中,這種選擇較為常見。

 

共同財產制

適用於有共同目標的夫妻:如共同購房、共同創業等。這種財產制要求夫妻雙方對財務的高度信任和共同的未來規劃。夫妻雙方的財產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都視為共同擁有,有利於強化彼此的合作與支持。選擇共同財產制的夫妻通常在婚姻中有共同的長期目標,如創業或大額投資。這種制度可以增強夫妻間的合作精神,確保雙方在婚姻中的財務利益均等。

 

結婚有法律上的保障嗎?然後再想想雙方要不要先就婚姻中的重要事項達成共識,或簽訂婚前協議書。其中最重要的事項莫過於夫妻財產制的適用及約定。

 

什麼是夫妻財產制

夫妻財產制是指婚姻生活中,夫妻共同適用的一種財產關係,用來規範夫妻之間的財產。當婚姻關係中發生財務糾紛,法律這道最後防線就能站上檯面規範夫妻間的財產權利義務。

 

民法第1004條:「夫妻得於結婚前或結婚後,以契約就本法所定之約定財產制中,選擇其一,為其夫妻財產制。」

 

夫妻財產制的三種選擇

法定財產制:在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夫妻關係下的財產默認為法定財產制。根據此制度,婚前財產歸個人所有,而婚後財產通常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婚後所得財產通常會進行剩餘財產差額分配。

 

分別財產制:這種制度下,夫妻各自保有自己名下的財產,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所得,均歸各自所有,婚後財產不會自動成為共同財產。離婚時,各自的財產不會進行分配。

 

共同財產制:在此制度下,所有婚前和婚後所得的財產都視為夫妻共同財產,無論登記在誰名下,都屬於夫妻共同所有,離婚時會平分所有共同財產。

 

如何約定夫妻財產制

夫妻於結婚前或是結婚後,可以選擇一個民法規定的財產制,包括(一)法定財產制、(二)分別財產制及(三)共同財產制,作為未來夫妻財產的規範。

 

要特別注意的是,夫妻財產制契約的訂立、變更或廢止,都必須用書面白紙黑紙寫下來,才會發生法律上的效力。此外,如果要以夫妻財產制對抗第三人,除了應以書面訂立外,還必須到地方法院登記處辦理夫妻財產制的登記手續。

 

民法第1007條:「夫妻財產制契約之訂立、變更或廢止,應以書面為之。」

 

民法第1008條第1項:「夫妻財產制契約之訂立、變更或廢止,非經登記,不得以之對抗第三人。」

 

每對夫妻的情況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財產制可以避免日後可能的糾紛,也能使雙方在婚姻生活中更加和諧。如果未來有可能會產生財務上的爭議,提前約定夫妻財產制,並進行必要的法律登記,是保障雙方權益的重要手段。

 

-家事-親屬-夫妻財產-約定財產制-

(相關法條=民法第1004條=民法第1007條=民法第1008條)

瀏覽次數:233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