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也要明算帳─認識夫妻財產制

18 Mar, 2025

問題摘要:

夫妻結婚後,為了家庭生活的需求,對於彼此財產所應適用的財產制度,稱為 夫妻財產制 。所以選擇適合的 夫妻財產制 ,對於安定的家庭生活至關重要。臺灣的夫妻財產制一共有3種。分別是共同財產制、分別財產制、法定財產制。其中,共同財產制和分別財產制都是約定財產制的一種,必須特別約定才能適用。然而,由於在臺灣簽訂婚前契約的風氣並不興盛,因此大部分的夫妻都是適用法定財產制。

律師回答:

夫妻在結婚後,為滿足家庭生活需求,對於財產如何管理與分配,必須適用特定的財產制度,這就是所謂的夫妻財產制。因此,選擇適合的夫妻財產制對於維持穩定的家庭生活至關重要。目前臺灣的夫妻財產制分為三種,分別是共同財產制、分別財產制及法定財產制。其中,共同財產制與分別財產制皆屬於約定財產制,必須由夫妻雙方特別約定並訂立契約後才適用。然而,由於臺灣社會對於婚前契約的接受度仍然不高,大多數夫妻並未在結婚前或結婚時簽訂財產契約,因此多數情況下,夫妻會直接適用法定財產制,而這種財產制度的特色與影響,便成為夫妻應該解的重要法律概念。
 
關於夫妻財產制的選擇與差異,許多人都會詢問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財產制較為合適。根據律師的專業建議,目前最常見的財產制度是法定財產制,因為只要夫妻在結婚時未特別約定其他財產制度,依法即會自動適用該制度。法定財產制最大的特點在於,當夫妻離婚或一方死亡時,將會產生「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亦即婚後財產須進行清算,並依規定進行分配。而共同財產制則相對少見,此制度下,除部分特有財產外,夫妻其他財產將合併為共同財產,並屬於夫妻共同所有,當夫妻離婚或一方去世時,這些共同財產將會平均分配給雙方。至於分別財產制,則是三種財產制中最為簡單清晰的方式,夫妻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及處分自己的財產,彼此財產互不影響,即便日後離婚或其中一方去世,另一方的財產仍維持個人所有,不需再進行分配。因此,若希望婚後財產保持完全獨立,避免因離婚而影響財務狀況,則分別財產制會是較為合適的選擇。
 
若夫妻希望選擇特定的財產制度,則需要透過正式約定的方式來確保其效力。如果沒有特別約定,則依法自動適用法定財產制。然而,不論是在婚前或婚後,夫妻皆可約定採用共同財產制或分別財產制,作為適用的財產管理方式。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若夫妻有意訂立、變更或廢止財產契約,則必須以書面方式為之,且內容應明確載明雙方同意適用的財產制度,以免日後發生爭議。為保障自身權益,夫妻可委託專業律師協助撰寫財產契約,確保內容符合法律規範並具有法律效力。此外,雖然夫妻財產制契約一旦書面訂立即對夫妻雙方生效,但若要使該約定對外產生法律效力,則仍需辦理法院登記,否則即便夫妻間有效,第三人仍可主張不知悉此約定,可能影響夫妻財產的權利義務。因此,若希望財產契約能夠對抗第三人,則務必辦理法院登記,確保財產歸屬與責任劃分能夠受到法律保障。
 
選擇適合的夫妻財產制是維護婚姻關係穩定的重要環節,無論是採取法定財產制、共同財產制或分別財產制,夫妻雙方皆應根據彼此的財務狀況與需求謹慎考量,並於必要時尋求法律專業意見,確保所選擇的財產制度能夠符合雙方的利益,避免未來因財產問題產生紛爭。

-家事-親屬-夫妻財產-夫妻財產類型-

(相關法條=民法第1004條=民法第1030-1條)

瀏覽次數: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