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丈夫離婚, 我可以幫小孩改姓嗎?
問題摘要:
從制度設計來看,我國現行關於子女姓氏之制度,已較過去從父姓的單一模式有顯著改變,強調父母平等協商、子女身分尊重、法院裁量介入及成年自主決定等多重機制。這些制度的存在與運作,體現法律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更是一套設法協助人民解決生活難題、保護弱勢與促進公平正義的溫暖工具。無論是從法律技術面或是社會功能面來看,子女姓氏變更制度,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行政登記事務,而是深刻影響一個人成長、認同與尊嚴的身份選擇過程。因此,當家長或子女思考是否變更姓氏時,應結合法律規範與實際需求,審慎考量、理性選擇,必要時更應諮詢法律專業,讓這項看似簡單卻意義重大的決定,真正成為保護孩子成長與尊嚴的一道屏障。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依我國民法相關規定,當孩子尚未出生登記時,父母可以自由約定孩子應從父姓還是從母姓,這個決定並非必然從父姓,而是雙方共同協商的結果。如果雙方就子女姓氏無法達成協議,陷入爭執,民法也提供解決機制——可由戶政事務所專人協助,透過公開、公平且具透明性的抽籤方式決定孩子的姓氏,保障雙方權益與程序正義。
即便抽籤結果不如所願,法規仍預留彈性空間:在孩子尚未成年之前,父母仍可共同以書面方式約定更改孩子的姓氏為父姓或母姓。這種變更機會限於一次,亦即在未成年期間如已變更過一次,即不得再次變更。
當孩子已經成年後,民法第1059條第3項亦明文規定,成年子女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變更為父姓或母姓,無需父母同意,充分尊重其人格發展與身分自主。惟此項成年後的姓氏變更,同樣僅限一次,確保姓氏安定性並維護法律行為與社會關係的穩定。
除協議與成年子女自主變更姓氏外,法律亦設有裁判變更機制,意即在特定法定事由發生時,即便未能協議一致,仍可透過法院請求變更子女姓氏,這對於父母已離婚或家庭結構產生重大變化者而言尤為重要。
民法第1059條第5項規定幾種可裁判變更姓氏的情形,包括父母一方或雙方死亡、父母一方或雙方生死不明達三年、父母之一方明顯未盡保護或教養義務等,法院得視子女之最佳利益為依歸,裁定是否准予變更姓氏。
以離婚為例,若父母協議未果,或雖有協議但其中一方實際上完全未履行教養責任,例如不支付扶養費、不探視或對子女生活漠不關心,此時即屬第5項所稱「未盡保護教養義務」之情節。法院在審酌相關證據及子女之實際生活情況後,可能裁定允許子女從另一方姓氏,以強化其身分認同與情感支持。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3年度家親聲字第179號民事裁定:「本件聲請人江婷萱自出生時起均由母親及其娘家照顧,聲請人之生父未曾負擔任何扶養費用,亦未予以探視,而生父之家族親戚同樣未曾探視、聯絡聲請人,且聲請人之母親現已再婚,並生有一女,以聲請人目前之姓氏與母親、妹妹不同,確實較易引起他人之疑問。顯見「江」姓與聲請人之社會生活已長期失去聯結關係,聲請人確實與父親家族已失去身分認同感,變更為母姓亦可去除聲請人一家三姓致遺外界以異樣眼光之情形,應認變更其姓氏,符合聲請人之最佳利益。是本件聲請,經核並無不合,爰准變更其姓氏如主文所示。」
又如在父母離婚後,一方不幸過世,孩子的身分與心理安全亦需受到妥善保護。有些孩子可能在學校或生活環境中面臨同儕異樣眼光、語言霸凌,甚至遭到污名化,特別是當孩子的姓氏與其實際監護人或同住家長不一致時,更容易被外界質疑或歧視。
此時,負責實際照顧孩子的父或母,若為保護子女身心發展與社交安定,便有可能向法院聲請變更姓氏,讓孩子隨其生活的主要照顧者從姓,以減少生活困擾與心理負擔。法院在這類情況下,通常會參酌社工訪視報告、學校意見、子女意願及其他家庭動態資料,再從子女最佳利益出發,決定是否允許變更。
簡單來說,法院並非機械地依據法條辦事,而是靈活地在現實情境中思考:「哪個姓氏安排,才最有利於孩子的心理發展、社交適應與人格尊嚴?」這樣的價值判斷,與兒童權利公約強調兒童有表達意見與身分自主的權利相呼應。
事實上,在實務中法官常遇見一些案例,孩子對某一方父母存在創傷經驗或負面情緒,例如遭到冷漠對待、長期忽視或甚至施暴,這些孩子在成年後表達強烈願望想要擺脫與那一方的連結,改從另一方姓氏。在這樣的背景下,法院也可能傾向支持變更,以協助孩子走出陰影、重新建立正向身分認同。
從制度設計來看,我國現行關於子女姓氏之制度,已較過去從父姓的單一模式有顯著改變,強調父母平等協商、子女身分尊重、法院裁量介入及成年自主決定等多重機制。這些制度的存在與運作,體現法律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更是一套設法協助人民解決生活難題、保護弱勢與促進公平正義的溫暖工具。
無論是從法律技術面或是社會功能面來看,子女姓氏變更制度,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行政登記事務,而是深刻影響一個人成長、認同與尊嚴的身份選擇過程。因此,當家長或子女思考是否變更姓氏時,應結合法律規範與實際需求,審慎考量、理性選擇,必要時更應諮詢法律專業,讓這項看似簡單卻意義重大的決定,真正成為保護孩子成長與尊嚴的一道屏障。
-家事-親屬-親子-親權-子女姓氏-變更子女姓氏-
瀏覽次數: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