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沒但親子關係是最難割捨的

30 Oct, 2025

問題摘要:

離婚後的探視權與共同決定事項制度,正是保障孩子雙方親情的制度性橋梁。父母若能以成熟態度看待親職關係,尊重對方的參與,孩子即能在分離的家庭中依舊感受到雙倍的愛。離婚不是結束,而是一段新關係的開始,愛情可能會消逝,但為人父母的責任與情感不會終止。真正成熟的父母,是能將怨恨放下,讓孩子在雙方的支持下學會愛、信任與原諒。愛情沒,但親子關係卻是永恆的生命連結,不論世界如何變化,孩子永遠是牽繫兩人之間最深的情感證明。法律雖能劃分監護權的歸屬,但無法分割那份血緣的親情,唯有以理性與善意延續這份責任,才能讓孩子在破碎的家庭中,仍看見完整的愛。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愛情的結束並不代表一切關係的終結,唯有親子關係,是人生中最深刻、最難割捨的連結。即使夫妻之間情感破裂,雙方對彼此失去信任與依戀,但對於子女而言,父母永遠是他們生命的根源與依靠,因此離婚後的最大課題,不在於如何結束愛情,而在於如何延續愛與責任,讓孩子在分離的環境中仍能感受到完整的家庭支持與情感安全。

 

依民法第1055-1條規定,法院於裁判離婚時,應依子女之最佳利益,審酌包括子女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意願、父母的品行與經濟能力、家庭生活狀況以及親職態度等一切情狀,目的在於確保未成年子女在父母分離後,仍能獲得最有利的成長環境。法律的核心精神是保障孩子的「利益最大化」,而非懲罰某一方的失職行為,因此,監護權的判定不單依情緒或道德,而是以理性衡量誰能給予孩子穩定、安全與情感支持的環境。

 

實務上法院常採「幼兒從母原則」,因母親在子女幼年階段多扮演主要照顧角色,具備哺育及情感連結的自然優勢,除非母親明顯不適任,否則五歲以下子女多數由母方監護。此外,「手足不分離原則」亦為法院審酌重點,兄弟姐妹共同成長能維持穩定的依附關係,若無特殊原因,法院多數會將手足交由同一方照顧,以避免親情分裂帶來的心理創傷。

 

至於「主要照顧者」與「照顧繼續性」原則,則強調照顧角色的延續與生活環境的穩定性,例如若一方長期在外工作,另一方自子女出生以來即負責照料起居、陪伴教育,法院通常認定後者對子女有更深的依附基礎,應予優先考量;又如一方頻繁搬遷或工作出差,導致子女生活不穩定,則傾向將監護權交予可維持現有生活圈的一方。

 

除此之外,「家庭後援系統」亦影響法院判斷,若一方有家人能協助照護、陪伴子女,如祖父母、兄弟姊妹等支援力量,法院通常認為該環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另一關鍵因素是「善意父母原則」,法院會特別觀察父母是否尊重對方的探視權,若一方有惡意阻撓、帶走子女或詆毀另一方形象的行為,往往被認定為缺乏親職成熟度與合作意願,對子女心理健康造成傷害,因此可能喪失監護資格。反之,願意尊重孩子與另一方的情感連結、主動維持良性溝通的父母,較容易獲得法院肯定。

 

法院通常會委託社工進行「家事訪視調查」,從父母意願、子女意願、親職能力、居家環境與互動情形等面向綜合評估。例如子女年滿七歲以上能清楚表達想與哪一方同住的意願,法院會予以尊重;若父母其中一方有酗酒、暴力、忽視等情形,或居住環境不良、缺乏生活機能,則不利於取得監護權。調查結果最後會由社工出具建議報告,供法院判斷誰為更適任之監護人。離婚過程中最痛苦的往往不是分離,而是爭奪。

 

許多父母將監護權視為勝負的象徵,忘孩子不是「財產」,而是需要被愛的生命。法院在每一件判決中所強調的「子女最佳利益」原則,其實提醒所有父母,即使愛情不再,仍須共同守護那份親情的延續。當一方因情緒或怨懟而阻止另一方探視子女時,受傷害的不僅是被拒絕的父母,更是孩子被剝奪的一半愛。離婚後的父母若能理性合作,制定清楚的教養計畫、固定的探視安排,孩子將能在穩定的關係中學會愛與包容。從心理學角度觀察,子女在父母離異後最害怕的是被遺棄與失衡的情緒環境,若雙方持續爭吵或以孩子為情感籌碼,將對其人格發展造成長遠影響。因此,父母應以合作取代對抗,透過溝通協商共同參與孩子的成長,讓孩子理解「離婚的是爸媽的婚姻,不是家庭」。

 

法律雖無法強迫愛情回來,卻能透過制度維護親情不滅。離婚後的探視權與共同決定事項制度,正是保障孩子雙方親情的制度性橋梁。父母若能以成熟態度看待親職關係,尊重對方的參與,孩子即能在分離的家庭中依舊感受到雙倍的愛。離婚不是結束,而是一段新關係的開始,愛情可能會消逝,但為人父母的責任與情感不會終止。

 

真正成熟的父母,是能將怨恨放下,讓孩子在雙方的支持下學會愛、信任與原諒。愛情沒,但親子關係卻是永恆的生命連結,不論世界如何變化,孩子永遠是牽繫兩人之間最深的情感證明。法律雖能劃分監護權的歸屬,但無法分割那份血緣的親情,唯有以理性與善意延續這份責任,才能讓孩子在破碎的家庭中,仍看見完整的愛。

-家事-親屬-親子-親權-親權歸屬-

(相關法條=民法第1055-1條)

 


瀏覽次數: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