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間的扶養及給付家用的義務是什麼?分居也要無條件的照顧嗎?

    瀏覽次數:3821

     

    問題摘要: 民法中關於夫妻扶養義務的相關規定和適用情況。根據民法第1116條之1的明文規定,夫妻之間不僅在同居情況下,即使有正當理由分居,仍需互相承擔扶養義務。此扶養義務的適用範圍廣泛,包括不能維持生活且無謀生能力的情況。根據民法第1117條的規定,雖然夫妻之間的扶養權利人不受無謀生能力的限制,但仍需符合不能維持...

  • 沒夫妻名份就沒有法律的保障嗎?

    瀏覽次數:3314

     

    問題摘要: 事實上夫妻關係是一個複雜的法律問題,涉及到法律界限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平衡。對於是否可以適用民法婚姻章的扶養義務(民法第1116條之1)或剩餘財產分配(民法第1030條之1),法院和法律界存在不同的觀點。事實上夫妻關係存在著夫妻之間的扶養義務,雖然在民法中沒有明文規定,但考慮到現代社會中存在許多事實上夫妻...

  • 什麼是遺棄罪?對於需要幫助的親屬,不去照顧就是遺棄罪嗎?

    瀏覽次數:396

     

    問題摘要: 遺棄罪並非指對親屬不聞不問即構成犯罪,而是針對「具有扶助、照護法律責任的行為人」,在面對「無自救力」的對象時,若出現「積極棄置或消極不作為」,且導致被害人處於生存風險之中,即有可能構成遺棄罪。即使未達構成要件,也應秉持倫理良知,莫讓人倫關係失溫,因為對一位長者而言,或許真正所需的,不只是三餐與看護,更...

  • 同性伴侶叫做「婚姻」嗎?認識同婚專法

    瀏覽次數:387

     

    問題摘要: 台灣同性婚姻專法的立法,標誌著婚姻平權的重大進展,既回應了憲法保障的婚姻自由,也平衡了公投結果與社會現狀。未來,隨著社會對同性婚姻的接受度提升,相關法律規範仍有進一步調整的可能,以確保更多元、平等的家庭權益保障。 律師回答: 目前全球已有20餘個國家承認同性婚姻,但在亞洲地區,仍未有任何一...

  • 你離開我就要死,此時是否就是遺棄罪?

    瀏覽次數:311

     

    問題摘要: 棄罪的成立,關鍵在於行為人是否依法負有扶助、養育或保護的義務,並不能因為第三方的短期介入而免除責任,遺棄罪的重點在於行為人是否讓無自救力者陷入危險,而非取決於最終是否有人介入救援,這項判決也提醒社會大眾,無論是家人、監護人或照護機構,若依法負有照顧責任,則應當盡到應有的義務,否則即便是透過「轉手」的方...

  • 子女有支付父母親看護費義務?可以請其當事人手足返還費用嗎?

    瀏覽次數:199

     

    問題摘要: 在法律上,子女對父母的照護固然具備義務成分,但當出發點是基於倫理、孝心而自願支出,即使金額龐大,也難以藉由訴訟請求返還。因此在家庭照護議題上,除當事人事前協商與記錄重要,也應與家人建立良好的溝通,避免因誤解而使親情因金錢破裂。子女支出照顧父母的醫療與看護費用,在未有明確協議的情況下,法律多半視為出於孝...

  • 子女不扶養父母,未盡扶養義務,如何請求扶養?

    瀏覽次數:103

     

    問題摘要: 父母若遭遇子女不願履行扶養責任的情形,可以依據民法第1114條、第1115條及第1117條等規定,透過民事訴訟請求扶養,且該扶養權利具有公益性,不能因受扶養者未表達或曾經「放棄」而自然消失。法律並不會因家庭成員關係冷漠或疏離而剝奪長者的生活保障,反而設有明確規定來保護其基本權益。因此若有此情形發生,應...

  • 離婚後,我該如何保障自己生活?

    瀏覽次數:62

     

    問題摘要: 離婚後生活保障應為整體規劃的結果,而非單一制度的依賴,贍養費、扶養費、財產分配、損害賠償等皆可透過法律制度妥善運用,離婚雖代表婚姻關係的終止,卻不代表權利義務的終結,應以積極態度為自身與子女爭取合理保障,建立穩定生活基礎。我國法律上保障的法定贍養費是針對因判決離婚而喪失婚姻所維繫之生活保障者,目的在維...

  • 如何請求扶養、聲請免除扶養?

    瀏覽次數:48

     

    問題摘要: 我國法律對於扶養義務規範極為嚴謹且細緻,兼顧扶養權利人之基本生活保障與扶養義務人之實際負擔能力,透過明確法律程序與客觀審查標準,協助家庭成員妥善解決生活困難問題,避免家庭內部衝突與法律糾紛,若面臨實際困難,可先諮詢專業律師或法律扶助機構,瞭解相關權利義務及聲請程序,依法提出請求或聲請,透過法律保障自身...

  • 說扶養太沈重?扶養義務應該由誰負擔?

    瀏覽次數:45

     

    問題摘要: 扶養義務雖源自親屬間之法律責任與倫理關係,然於實務操作時,應結合協議、履行方式、經濟能力與法定條件等綜合判斷。對於以愛為出發點,提前代為支付扶養費者,若未與手足或另一方協議明確分擔方式,事後欲主張返還費用,恐反遭質疑為自願行為,構成法律主張障礙。亦即,扶養之愛若無以制度性約束補強,可能成為情感與利益的...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