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判決離婚與協議離婚的選擇?判決離婚的條件太嚴苛?
瀏覽次數:236
問題摘要: 離婚的方式分為協議離婚與判決離婚,協議離婚是較為理想的方式,但需雙方達成共識,並妥善規劃離婚協議書,以免後續糾紛;判決離婚則適用於無法協議離婚的情況,必須符合民法第1052條的法定離婚事由,並透過法院訴訟方式來解除婚姻關係。民法第1052條第2項提供了一個比十大法定離婚條件更具彈性的裁判離婚依據,雖然...
-
前夫(妻)妨害探視權行使該怎麼辦?
瀏覽次數:223
問題摘要: 在孩子最需要雙親的階段,無論父母婚姻是否存在,愛與陪伴都應延續不斷。律師建議離異父母面對探視爭議時,應優先考量子女需求,若無法協商解決,應透過法律途徑救濟,不僅保障自身權利,更是在為孩子打造穩定、安全的成長環境。離婚只是夫妻關係的終點,卻不應是父母責任的終止。未成年子女的幸福與健全成長,需要雙親共同維...
-
母不養私生女 父可獨行親權
瀏覽次數:144
問題摘要: 若希望透過法律程序取得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首要任務在於蒐集足以證明現行親權人不利子女之事證,並提出聲請改定親權及監護人,法院將綜合考量子女年齡、生活照顧、情感依附、教養規劃、父母各自狀況等一切情事,最終以子女最佳利益為依歸作成裁判。在判決或裁定確定後,當事人依法即可據以辦理子女戶籍遷移與相關法律行為之...
-
離婚後的探視權細節?
瀏覽次數:121
問題摘要: 會面交往權是基於親子關係而產生的自然權利,不僅是未取得親權一方的權利,更是子女的權利,因此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會以子女的最佳利益為核心原則,確保未取得親權的一方能夠在合理範圍內行使探視權,並維繫與子女的親情關係。若會面交往對子女有負面影響,則法院可以依職權進行調整或限制。此外,法院可透過強制執行確保...
-
沒有婚姻關係,父母如何負擔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
瀏覽次數:117
問題摘要: 不負擔實際扶養的父母仍有義務依資力分擔子女生活費用,如未履行,可由對方請求返還代墊扶養費,時效為15年而非五年。法院在計算扶養費金額及是否調整時,將依子女需求與父母雙方的經濟狀況作整體衡量,確保子女的基本生活保障不因父母婚姻關係的解除而受到影響。對於實際負擔一切開銷的父母而言,應當善用法律手段爭取合理...
-
小氣媳婦小孩全丟給公婆帶。可以離婚?
瀏覽次數:105
問題摘要: 雙方的婚姻關係已達不可修復的地步,且兩造皆無意願維持婚姻,甚至彼此之間的對立情緒已到了難以緩和的程度,無論是透過調解或其他方式,都無法使兩人回到過去的關係,因此法院最終裁定准許離婚,使雙方能夠正式結束婚姻關係,回歸個人生活,這樣的裁決符合現代法律對於婚姻自由與個人權利的保障,也避免雙方在一段已無法挽回...
-
付不付扶養費,跟能不能看小孩,有關嗎?
瀏覽次數:105
問題摘要: 會面交往權的設立目的在於讓未取得親權的一方,在離婚後仍可與子女保持聯繫,了解其生活狀況,確保子女順利成長,這不僅是父母的權利,也對子女的心理發展有正面影響,適當的會面交往有助於減少子女因父母離異而產生的負面影響。長期剝奪子女與未任親權父母的見面機會,可能導致親子關係疏離,對子女的身心發展並無益處。因此...
-
不能召開親屬會議,應向法院「釋明」或「證明」?
瀏覽次數:103
問題摘要: ,民法對親屬會議的規定,反映法律對親屬之間協商機制的重視,但同時也考量到實務操作的困難,提供聲請法院介入的制度保障。這樣的設計不僅確保未成年人、受監護宣告之人及被繼承人的利益,也提供實務操作中的靈活性,避免因程序障礙導致問題懸而未決。親屬會議的召開作為程序要件,其重點在於程序的公平性和家庭內部溝通的可...
-
當夫妻離婚時,親權的行使與負擔成為一項重要的法律問題
瀏覽次數:102
問題摘要: 親權的歸屬與變更,是根據「子女最佳利益」的原則來裁定,夫妻雙方可先協商決定親權歸屬,若無法達成協議,則由法院根據各種因素來酌定。此外,即使法院已裁定親權,由於親權涉及子女的成長環境與福祉,未來若有重大變化,仍可向法院請求改定親權。離婚後,父母對子女的扶養義務依然存在,並不會因婚姻關係的解除而消失。法院...
-
民法上的監護權相關規定
瀏覽次數:98
問題摘要: 無論是離婚、未婚、分居、父母失職或不適任,當監護問題無法由雙親妥善解決時,民法第1055條所提供的制度設計即成為保障未成年子女的重要防線。其核心精神仍以子女最佳利益為最終依歸,透過法院的介入,得以打破家庭中因情緒、報復或經濟因素而產生的不當監護安排,確保子女在法律制度的保護下,獲得適當教養與生活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