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於親權酌定或改定親權案件,未成年子女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嗎?
瀏覽次數:81
問題摘要: 當未成年子女已具備基本的理解與表達能力時,法院在審理親權酌定或改定案件時,應參考其真實意願作為重要考量之一,前提是該意願表達並不違背其最佳利益原則。未成年子女可透過社工報告、程序監理人或家事調查官等第三方機制,間接或直接將自身想法傳達予法院。在此同時,法院也會綜合考量雙方父母的親職能力、經濟狀況、身心...
-
監護權意義?誰來行使監護權比較好?
瀏覽次數:79
問題摘要: 法院在判定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時,核心考量是以子女的最佳利益為優先,並非單純基於父母的意願或經濟能力。在離婚案件中,監護權爭議往往使訴訟過程更加複雜,然而,父母應理解監護權不僅是法律上的權利,更是一種對子女負責的義務。法院會依據多重因素綜合判斷,包括子女的年齡、健康狀況、與父母的情感關係、父母的教育能力、...
-
「離婚協議書」要怎麼寫?
瀏覽次數:79
問題摘要: 離婚協議書雖然可由當事人自由約定內容,但實務上建議依上述十項內容詳細規劃,並於簽署後視需求進行公證,使其具備強制執行力,保障雙方與子女權益不受侵害。妥善規劃的離婚協議不僅能減少未來訴訟爭端,更能協助雙方理性結束婚姻,維持彼此基本尊重,對未來人生與子女成長均為正面助力。 律師回答: 離婚協議...
-
會面交往權問題-可以用離婚配偶不付扶養費為由,不給對方子女探視權嗎?
瀏覽次數:79
問題摘要: 探視權與扶養義務皆源自於父母對子女的基本責任與法律地位,二者各有獨立功能與權利主體,法律上不得混為一談。即便一方未盡扶養之責,亦不表示可以剝奪其與子女相處的權利。唯有真正有事實證明其行為將損害子女利益時,始得聲請法院依職權或當事人聲請限制或停止探視權之行使。在親子關係安排上,法院一貫以「子女最佳利益」...
-
什麼是未成年子女親權的「酌定」與「改定」?法院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瀏覽次數:76
問題摘要: 酌定親權是看「誰對小孩比較好」,改定親權則是看「誰對小孩很不好」,因此無論是當事人或法律代理人,皆應針對案情選擇正確的途徑,避免誤用而導致請求失敗。更值得一提的是,高衝突家庭中,孩子常因夾在雙方仇恨之中,為取悅雙方而出現雙面說詞、忠誠衝突,甚至出現行為偏差,這些心理與行為變化不僅影響其成長,也加重法院...
-
在談離婚,對方把小孩帶走或不讓我看嗎?
瀏覽次數:76
問題摘要: 每一位未成年子女的成長與身心健康,不僅是法律上的責任,更是父母的義務所在。即使婚姻無法繼續,父母仍應攜手為孩子提供穩定而健康的生活環境,讓他們不至於成為家庭裂解的犧牲品。周遭親友若察覺有人婚姻出現問題,也可主動給予法律協助或心理諮詢資源,幫助當事人以理性方式面對婚姻關係的變動。值得一提的是,諮詢律師並...
-
能否約定無監護權之夫或妻不得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
瀏覽次數:74
問題摘要: 會面交往權是一種基於親子關係的自然權利,並不僅限於父母的請求,更是子女的權利,因此無論離婚協議中是否約定放棄探視權,這項約定若違反子女的最佳利益,法律上應視為無效。任何阻止父母與子女正常交流的協議,均應受到法律限制,並可透過法院裁定重新確立會面交往方式,確保子女能夠在成長過程中享有雙親的關愛與陪伴,進...
-
行使親權之一方非不可請求他方分擔扶養費用
瀏覽次數:74
問題摘要: 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會綜合考量雙方的收入情況、子女的需求以及實際支出,來決定應補償的金額與方式。因此,若監護權一方已長期獨自承擔所有子女的生活開銷,則可依法律途徑向法院請求對方支付應分擔的扶養費,以確保子女的生活與教育需求能夠獲得應有的保障。最終,法律的立場始終以子女的最佳利益為核心,不允許父母單方...
-
小孩的監護權歸誰呢?
瀏覽次數:71
問題摘要: 子女之最佳利益作為法院裁量的核心原則,也透過民法1055-1條明確規定其審酌事項,包括子女年齡性別、健康情況、人格發展需求、子女意願、父母之各項條件與生活狀況,以及父母彼此間有無妨礙對方行使權利義務的情形,同時也重視各族群傳統文化及價值觀的影響,使得每個家庭的處境都能獲得客觀而細緻的司法判斷。綜合而言...
-
協議離婚(兩願離婚)注意事項有那些?
瀏覽次數:70
問題摘要: 協議離婚雖為最迅速且不需經法院審判的離婚方式,但絕不代表可草率處理。從離婚意願到子女監護、探視、扶養費,再到財產分配、贍養費與債務責任,每一項都需仔細考量與明確約定,才能真正將婚姻劃下句點,避免後續爭端。倘若協議內容完整明確,再經法院認可或公證,即可兼顧程序效率與法律保障,使雙方得以和平理性結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