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扶助義務及生活保持義務是什麼?兩者相別何在?
瀏覽次數:342
問題摘要: 生活扶助義務,即當一方無力生活,而他方有扶養餘力的時候,才產生的扶養義務。生活保持義務則是保持其現有生活水準的義務。基於對家庭成員生活權益的全面保障,並在此基礎上確保家庭關係的穩定與和諧。儘管其履行過程可能充滿挑戰,但其存在的價值在於促進家庭成員間的相互支持,尤其是在需要一方的生命中提供至關重要的支持...
-
盡孝道,還是盡義務,這是個好問題
瀏覽次數:230
問題摘要: 當父母無法維持生活時,所有子女均有義務扶養,若其中一人獨自支付全部扶養費,則可依據不當得利的法律關係,向其他兄弟姊妹請求補償,然而,請求方須提供充分證據證明父母的經濟狀況、自己的支出紀錄以及其他兄弟姊妹未履行義務的事實,並且需注意法律時效問題,為了避免爭議,最好的方式仍是事前與兄弟姊妹協商,確保扶養費...
-
成年之在學學生是否受扶養之權利?
瀏覽次數:227
問題摘要: 扶養義務的適用範圍及標準因未成年或成年子女的情況而異。成年子女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能請求扶養,而需根據其實際情況、生活能力及客觀需求加以判斷。未成年子女無論是否具備謀生能力,均有權向父母請求扶養;成年子女則需滿足「不能維持生活」與「無謀生能力」的條件,才能例外請求扶養。此外,法院在判定扶養義務時,還會考...
-
對於子女的栽培有價?
瀏覽次數:227
問題摘要: 民法第1120條賦予當事人協議扶養方式的權利,並允許當事人事先就扶養費用達成約定,以確保父母的晚年生活能夠獲得妥善安排。民法第1084條與第1114條在扶養義務的適用對象與條件上有所區別,前者主要針對未成年子女,確保其在成長期間獲得適當的照顧與教育,而後者則涵蓋所有直系血親,在無謀生能力且無法維持生活...
-
婚姻沒有妻,小孩不能不管?如何就子女扶養費加以協議?
瀏覽次數:188
問題摘要: 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義務是法律強制規定的,即使夫妻離婚,這項義務仍然存在,因此,在擬定扶養費協議時,應該充分考量子女的生活需求與教育費用,並明確約定支付方式、期限及擔保條款,以確保扶養費能夠按時支付,若對方拒絕支付或拖欠扶養費,則可依法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強制執行,確保子女的權益不會受到影響,透過完...
-
前夫不付小孩扶養費,要如何處理?可以把小孩放在前夫家門中嗎?
瀏覽次數:166
問題摘要: 若前夫拒絕支付扶養費,母親應透過法律途徑解決,包含向法院請求裁定扶養費或聲請強制執行,而非採取極端手段將孩子留在前夫家門口,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導致法律責任,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衍生更多的法律糾紛,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選擇透過司法機制來維護自身與孩子的權益,確保孩子能夠獲得適當的照顧與扶養。 ...
-
要如何管教未成年人不良行為?
瀏覽次數:165
問題摘要: 民法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展現我國對未成年人全方位之保護,從定義、責任、禁止事項、保護處分到行政協助,皆有明確規範,目的在於建構一個有利於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不僅要求父母與監護人積極負責,也對一般社會大眾課以不作為義務,確保兒童與少年免於傷害、暴露於危險場所與接觸不當資訊,並藉由預...
-
什麼是遺棄罪?對於需要幫助的親屬,不去照顧就是遺棄罪嗎?
瀏覽次數:162
問題摘要: 遺棄罪並非指對親屬不聞不問即構成犯罪,而是針對「具有扶助、照護法律責任的行為人」,在面對「無自救力」的對象時,若出現「積極棄置或消極不作為」,且導致被害人處於生存風險之中,即有可能構成遺棄罪。即使未達構成要件,也應秉持倫理良知,莫讓人倫關係失溫,因為對一位長者而言,或許真正所需的,不只是三餐與看護,更...
-
你離開我就要死,此時是否就是遺棄罪?
瀏覽次數:154
問題摘要: 棄罪的成立,關鍵在於行為人是否依法負有扶助、養育或保護的義務,並不能因為第三方的短期介入而免除責任,遺棄罪的重點在於行為人是否讓無自救力者陷入危險,而非取決於最終是否有人介入救援,這項判決也提醒社會大眾,無論是家人、監護人或照護機構,若依法負有照顧責任,則應當盡到應有的義務,否則即便是透過「轉手」的方...
-
「探視權」與孩子的會面交往權?
瀏覽次數:145
問題摘要: 會面交往的制度設計旨在維護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即使父母分居或離婚,子女依然能與雙親保持正常的親子互動。當遇到執行困難時,法院將通過法律手段確保裁定的履行,同時注重保護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並努力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合作與溝通。會面交往制度旨在維護未成年子女與雙方父母的親子關係,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