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父母管理未成年子女財產方式不適當,可以怎麼做?
瀏覽次數:88
問題摘要: 民法第1087條及第1088條之規定,未成年子女因繼承、贈與或其他無償取得的財產,屬於其特有財產,而未成年子女的特有財產依法應由父母共同管理,父母對於該財產享有使用與收益權,惟非基於子女利益,不得進行處分。未成年子女特有財產的管理權歸屬於依法取得親權的父母,除非親權人確有濫用財產之情形,否則他人不得干...
-
一位母親的心聲:「如果我走了,法律能保障孩子的權益嗎?」
瀏覽次數:86
問題摘要: 儘管離婚後父親在法律上可能回復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地位,但若其行為有悖子女最佳利益,法律亦提供足夠的保障機制,確保未成年子女不因父母的過錯而遭受二度傷害。這不僅體現出法律對兒童身心與財產安全的高度重視,也強調「子女最佳利益」作為核心判斷標準的重要性。法院在審理相關聲請時,將綜合考量父母的教養能力、行為紀錄...
-
父母離婚,子女財產歸誰保管使用?
瀏覽次數:83
問題摘要: 未成年子女透過打工或經營網紅事業獲取的財產屬於一般財產,而非特有財產,因此應由子女本人擁有,父母不得擅自取用或管理。未成年子女在行使財產權時,雖受民法關於限制行為能力人的規範,部分法律行為仍須經法定代理人同意,但若是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交易,則可自行決定。隨著2023年起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未來18歲...
-
父母親送給小孩的東西,是父母親可以隨時處置嗎?
瀏覽次數:80
問題摘要: 未成年子女因繼承、贈與或其他無償取得的財產,屬於特有財產,應由父母共同管理,而父母對該財產的管理權須以子女的最佳利益為依歸,不能為個人利益隨意處分。然而,若子女因學業表現或行為表現與約定不符,父母基於管教權利而收回物品,通常不會構成違法行為,這主要是基於教育與管教的考量。然而,隨著現代社會對子女權利的...
-
以未成年子女之特有財產作為擔保之風險
瀏覽次數:78
問題摘要: 未成年子女之財產保護係立法者所特別強調之重點,民法第1088條雖明訂父母得管理特有財產,並享有使用與收益,但於處分一節則特別明定應以子女利益為限,足見此為防止父母濫用子女財產的核心規範。簡言之,凡未成年子女所受贈或繼承取得之不動產等資產,父母即便為法定代理人,若擬為法律上之處分,不僅應審慎考量是否符合...
-
就算是父母親也要處分子女的不動產也會有一定的法律上限制
瀏覽次數:66
問題摘要: 父母於未成年子女名下設立財產並處分,是否有效,需區分該財產是否為未成年子女特有財產,以及處分行為是否基於子女之利益而為。若係未成年子女特有財產,處分必須限於其利益範圍,否則即屬無效;若係父母以其名義置產,則於價值範圍內之負債與擔保行為視為有效,超出部分則待成年後由子女承認始為有效。如此設計,不僅保障未...
-
輔助宣告、選任輔助人與特別代理人之相關規定為何?
瀏覽次數:62
問題摘要: 針對心智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的成年人,民法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制度提供周延法律保護,監護宣告適用於完全喪失辨識能力者,賦予監護人全面代理權限,輔助宣告則針對辨識能力不足但仍具自主能力者,僅在特定重大法律行為上需輔助人同意,並保留生活自理的自由與尊嚴,兩者共同目的是保護心智障礙者免於財產損失或法律風險,確保...
-
爸、媽,那是我的壓歲錢!????
瀏覽次數:52
問題摘要: 壓歲錢法律上屬於子女的特有財產,父母依法雖有管理之權,但不得為非子女利益的處分,於子女成年後亦應返還相關財產。若父母為子女利益所為,則其行為屬合法。實務上最好的方式,是父母將相關金錢明確記錄並告知子女用途,以此維護家庭的信任關係並避免爭端。如此一來,不僅可使壓歲錢真正發揮其祝福與保障的意義,也能使親子...
-
我的壓歲錢不見?-紅包戰爭
瀏覽次數:51
問題摘要: 壓歲錢作為未成年子女的特有財產,父母在管理和使用時需以子女的利益為出發點,並遵守相關法律規定。透過合理的管理和適當的理財教育,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為他們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律師回答: 在討論壓歲錢的歸屬問題時,首先需要解臺灣法律對於未成年子女財產的相關規定。依民法第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