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Jan如何辦理輔助宣告?
問題摘要: 修法後,監護與輔助制度更符合人性化設計,提供更靈活且周全的安排。輔助宣告的設立,旨在保護那些雖然能力不足但仍具部分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使其能夠在適當支持...
-
21
Jan輔助宣告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嗎?
問題摘要: 輔助宣告是針對那些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導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的能力顯有不足,但並非完全無法自行做出意思表示的成年人設...
-
21
Jan法院一定要囑託醫院做精神、心智鑑定嗎?
問題摘要: 家屬在聲請監護宣告時已提出醫師診斷證明書,該證明書記載了喪失行為能力的病狀,法院通常仍需要進行專業的醫學鑑定來確認當事人的精神或心智狀態。這是因為監護...
-
20
Jan一個離婚律師該如何解決當事人的離婚問題?
問題摘要: 婚姻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來維繫,除愛情,還需要考慮家庭、經濟和子女教養等多方面的問題。然而,當這些問題無法妥善解決時,婚姻可能走向危機。《民法》對離婚及未...
-
20
Jan離婚事件可合併請求親子或夫妻財產分配才容易解決問題?
問題摘要: 離婚要符合民法第1052條相關規定,法院始會准許離婚,惟通常要與下列事項合併請求若有未成年子女:(一)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二)未成年子女扶養...
-
20
Jan暫時處分在家事案件意義為何?
問題摘要: 面臨家事法律問題的人來說非常有價值。暫時處分的機制,讓家事事件在判決確定前,能有一個臨時的處理方式,這對保障當事人的權益至關重要。尤其在涉及孩子監護權...
-
20
Jan什麼是「程序監理人」?程序監理人要花多少錢?
問題摘要: 程序監理人制度旨在保障家事事件中未成年子女、應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人及其他需保護當事人的權益,確保法律程序的公平性與公正性。程序監理人由法院依職權或當事...
-
20
Jan什麼是「特別代理人」?如何聲請選定特別代理人?
問題摘要: 特別代理人制度的設立旨在保障無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和未成年子女在法律程序中的權益,避免因行為能力的缺失或利益衝突而造成不公平對待或重大損害。民法第1086...
-
20
Jan台灣裁判,中國執行,依法行不行?
問題摘要: 台灣與中國大陸在司法領域的合作基於《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74條和中國大陸《認可和執行台灣地區法院判決的規定》(法釋〔2015〕13號)等...
-
20
Jan外籍人士的家事訴訟所可能產生之問題是什麼?律師要如何協助?
問題摘要: 我國對涉外家事事件的國際管轄權有明確的法律規範,主要依家事事件法第53條、第69條、第98條及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11條、第12條等條文。對家事事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