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May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與父母相反時,應由誰代理未成年子女?
問題摘要: 無論是在民法上的法律行為,或民事訴訟中的訴訟行為,只要發生法定代理人與未成年子女利益對立或代理功能喪失之情形時,即應依民法第1086條及民訴法第51條...
-
20
May未成年子女殺人,父母可有責任?
問題摘要: 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範,不僅強調未成年子女自身在具備識別能力下之責任,亦對法定代理人設下高度的監督義務與賠償門檻,其背後反映的正是現代法律對於親職責...
-
20
May未成年子女被打傷,父母如何救濟?
問題摘要: 當未成年子女遭受他人暴力侵害,其父母不僅可依法提起刑事告訴,以追究加害人之刑責,亦可依民法規定,代子女對加害人提出完整且合理之民事賠償請求,確保受害子...
-
20
May未成年子女被收養原則上仍須經父或母一方同意
問題摘要: 收養制度之核心目的在於建立法律上的親子關係,並延伸出一系列如同婚生子女般之法律地位。然若法院於審理認可時僅憑當事人合意,即逕為准許,而未審酌實質內容,...
-
20
May因失蹤聲請的死亡宣告,有什麼效果?代表失蹤人不在法律規範的範圍內嗎?
問題摘要: 死亡宣告制度為我國處理失蹤人口相關法律問題的重要機制,既顧及社會秩序與公共利益,又保障失蹤人及其親屬之合法權益。對於長期行蹤不明,且已無生活跡象者,透...
-
20
May失蹤聲請的死亡宣告,有什麼效果?人尚未死亡,怎麼辦?
問題摘要: 法院對失蹤人為死亡宣告後,該失蹤人在法律上會被推定為死亡,但是如果失蹤人在其他地方尚生存,其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並不會受到死亡宣告的影響,也就是說失蹤人...
-
20
May在哪些情況下應聲請死亡宣告?
問題摘要: 死亡宣告制度是一項結合人道考量與法律保障的重要制度。它協助解決失蹤人所留下的身分與財產爭議,使家屬能在失蹤人長期音訊全無的情況下,依法辦理後續事務,維...
-
20
May監護是什麼?有其他法律方式可以搭配此項制度嗎?
問題摘要: 監護制度的目的在於替那些因年幼或心智障礙無法為自己做主的人,提供法律上的保護與生活支持,不僅能保障其個人尊嚴與生活品質,也有助於維持社會秩序與家庭和諧...
-
20
May委託他人行使監護權,父母可以不經受託人同意而隨時終止?
問題摘要: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可依法律規定委託他人行使特定事務,但其仍為子女的主要監護人。當親人擅自佔有子女並要求不當條件,或試圖以撫養為由拖延返還,父母有...
-
20
May誰能否擔任監護人?委託行使監護是什麼?
問題摘要: 民法第1092條提供的書面委託監護制度,是一種以實務需求為導向、操作彈性極高的親權行使方式,其最大優點在於節省司法資源、避免不必要的訴訟與衝突、加速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