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Oct

    未告知性傾向而交往、結婚,是否對他方人格權構成侵害?

    問題摘要: 性傾向作為人格權之一環,本應受尊重與保護,惟於婚姻或準婚姻關係中,若一方明知該傾向足以影響婚姻目的或共同生活之可行性,仍隱瞞不告,致使他方失去真實判斷...

  • 22
    Oct

    分手後,交往禮物能要回來嗎?

    問題摘要: 分手後能不能要回交往禮物,要看具體情況而定:若有明確借貸證據,金錢能返還;若是日常送的禮物,通常視為贈與不能追回;若涉及重大財產且仍在出資者名下,則可...

  • 22
    Oct

    分手後能不能主張返還贈與的禮物?

    問題摘要: 分手後能不能主張返還禮物,原則上不行,除非符合民法第408條、412條、416條、417條所規定的特殊情形,否則禮物就是完成的贈與,沒有法律義務返還。...

  • 22
    Oct

    父母能否撤銷贈與給子女家產?

    問題摘要: 父母能否撤銷贈與子女的家產,完全取決於是否能舉證子女確實承諾過某些負擔卻未履行,或是子女出現明顯的不孝行為。若僅是單純失望、情感破裂,卻沒有明確證據或...

  • 22
    Oct

    以男女同居為條件而承諾贈與財產 是否有效?

    問題摘要: 以男女同居為條件而承諾贈與財產,因其涉及利用財產維繫或換取不正當的兩性關係,違反社會通念與善良風俗,依法屬於無效契約,贈與人日後不能據此要求返還;受贈...

  • 22
    Oct

    用配偶或女友名義買房地,情變要不回?

    問題摘要: 以配偶或女友或親屬名義買房地,若未留存借名登記契約或其他書面證據,婚姻關係破裂後,出資人往往難以取回財產,法院多會認定是夫妻間或親屬間之贈與。建議民眾...

  • 22
    Oct

    給配偶或女友刷卡的錢可以討回嗎?

    問題摘要: 戀愛中涉及金錢支出,本質上具有風險,一旦感情生變,法律不會因為「愛情幻滅」而讓金錢回溯成借款或侵占,因此個人在交往中若有巨額支出,應審慎思考是否需要留...

  • 22
    Oct

    包養契約有效嗎?

    問題摘要: 包養或小三契約在我國法律下一律屬無效,基於公序良俗原則不受保護,當事人縱使簽署契約或借據,亦難以獲法院支持。甚至若關係曝光,正配偶得以侵害配偶權為由提...

  • 22
    Oct

    一般性侵案件大多數有三個層次的攻防點有那些?

    問題摘要: 性侵案件的三層攻防其實是「事實—意願—認知」三階段的法律檢驗。第一層討論客觀事實,第二層檢驗意願表達,第三層判斷主觀心態。每一...

  • 22
    Oct

    涉犯撿屍性侵案,若被告曾說過「對不起」,一定「穩死」嗎?

    問題摘要: 「對不起」絕非鐵證,也非自白。法院在審理撿屍性侵案時,必須綜合考量被害人陳述一致性、醫學鑑定、通訊紀錄、監視畫面、證人供述、行為前後脈絡等全盤證據。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