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May

    委託他人行使監護權,父母可以不經受託人同意而隨時終止?

    問題摘要: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可依法律規定委託他人行使特定事務,但其仍為子女的主要監護人。當親人擅自佔有子女並要求不當條件,或試圖以撫養為由拖延返還,父母有...

  • 20
    May

    誰能否擔任監護人?委託行使監護是什麼?

    問題摘要: 民法第1092條提供的書面委託監護制度,是一種以實務需求為導向、操作彈性極高的親權行使方式,其最大優點在於節省司法資源、避免不必要的訴訟與衝突、加速未...

  • 20
    May

    精神疾病患者之保護安置程序是什麼?

    問題摘要: 嚴重病人的緊急安置和強制住院是指當某人因精神健康問題導致對自己或他人構成威脅時,可以在沒有其同意的情況下被安置或住院治療的一種措施。這些措施通常由精神...

  • 20
    May

    成人意定監護契約如何辦理?,如何撰擬

    問題摘要: 民法意定監護制度的修正,是為受託人回應高齡化社會的需求,提供受託人一種新的監護方式——意定監護制度。這項制度讓個人有機會在完全...

  • 20
    May

    意定監護公證,需要準備什麼文件資料?

    問題摘要: 意定監護制度的引入,確實補足過去成年監護制度的不足,提供個人在完全意識清楚的狀態下,事先規劃未來可能出現的監護需求。透過與選定的監護人簽訂意定監護契約...

  • 20
    May

    意定監護是什麼?

    問題摘要: 意定監護制度的設立,是為了預先安排未來可能因為失智、失能或其他原因而喪失行為能力時的照顧與財產管理方式。這個制度允許意識清楚、行為能力健全的人事先選定...

  • 19
    May

    選任監護人標準為何?監護人職責為何?

    問題摘要: 監護制度並非僅是形式上的法律宣告,其背後承載的是對弱勢者尊嚴與權益的保障。透過民法明定之選任標準、職責要求及監督機制,並配合家事事件法中具體運作規則,...

  • 19
    May

    監護人的職務及責任為何?

    問題摘要: 監護人不僅是一項法律職務,更是對無行為能力人身心與財產所負之社會與道德責任,其目的在於維護受監護人之最佳利益,並藉由法院監督機制,確保其生活權益不受侵...

  • 19
    May

    監護關係的終止應如何處理?

    問題摘要: 法院在處理監護關係的終止或變更時,會全面考量受監護人的身心健康、生活需求及家庭情感等因素,並依據民法第1107條至第1113條與家事事件法相關規範辦理...

  • 19
    May

    監護人可以處置受監護之人不動產嗎?

    問題摘要: 監護人在管理財產時,只要符合受監護人之最佳利益,並遵循法律所定之流程與限制,即為合法行為。無論在處分不動產、同意重大契約、管理日常收支等,法院均可透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