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May受輔助宣告之人行為未經輔助人同意,其效力為何?
問題摘要: 輔助宣告僅適用於成年人及未成年人已婚者,未婚未成年者則適用限制或無行為能力人相關規定。此制度的設立,反映法律對身心障礙者的尊重與保障,亦強化社會法制對...
-
19
May輔助人不當同意受輔助宣告之人對於財產處分行為是否有責任?
問題摘要: 輔助宣告制度在法律制度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協助在行為能力尚未喪失但已出現顯著不足的個體,於生活重大決策中獲得應有保障與支持,而輔助人於其中則應以專業、誠...
-
19
May輔助人拒絕同意輔助宣告人法律行為,應該如何處理?
問題摘要: 當家人出現認知功能下降或因年邁無法自主處理生活與財產時,家屬宜審慎評估其判斷能力,決定是否聲請監護或輔助宣告,以保障其人身安全與財產權益,避免遭遇詐騙...
-
19
May輔助宣告成立後,受輔助宣告人要賣房子,需要法院裁定嗎?請問需要準備什麼文件?
問題摘要: 輔助宣告制度是一種兼顧保護與尊重的中間保護措施,既可避免行為能力受損者因重大決定而受到不利後果,又不至於完全剝奪其法律地位與尊嚴,於法律制度中具有極為...
-
19
May輔助宣告後,受輔助宣告人行為能力會受到什麼限制?
問題摘要: 輔助宣告制度是台灣民法在2009年修法後引入的重要制度,目的在於兼顧心智功能輕度障礙者的尊嚴與自我決定權,同時提供法律上的適度保護與協助。不同於傳統的...
-
19
May不合於監護宣告要件,法院可以改為輔助宣告?
問題摘要: 監護與輔助制度在我國法制下具互補功能,兩者在聲請人、管轄法院、流程與費用等方面相同,可視當事人情況於程序中互相轉換。制度設計強調保護弱勢者權益,亦兼顧...
-
19
May如何辦理監護宣告、輔助宣告?
問題摘要: 透過程序,法院將選出最適任之人擔任監護人或輔助人,以確保受監護或輔助人之人格尊嚴與法律權益受到最大保障。此項制度不僅體現對弱勢者的法律扶助,也落實家事...
-
19
May監護宣告裁定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是什麼?如有拒絕會同開立要如何處理?
問題摘要: 在職務執行上,監護人應負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負責生活照護、療養、法律行為代理與財產管理等,並依民法第1101條受限於特定處分須經法院許可,不得任意使...
-
19
May當事人之父已經有老人痴呆,不動產的過戶有效嗎?如何預防再發生?
問題摘要: 本制度的核心在於以「保護與尊重受宣告人之意思」為導向,強調其殘存能力的活用。法院於聲請監護宣告時,除審酌診斷證明與鑑定報告外,也會調查生活事實、家庭支...
-
19
May如何利用暫時處分守住失智家人財產?
問題摘要: 面對親屬日益顯現失智徵兆或其他心智障礙問題,家屬不應被程序拖延所困,可即時透過聲請暫時處分、金融註記與預告登記等工具,對症下藥地為其設立法律防護網。若...